人们常说的代销点(店)是什么样的存在,作为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如何产生、发展、消亡的,留下了什么问题等。解放初期,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购买力不断提高,基层供销社该网点不适合农民的供销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58年初,在县协会的指导下,基层协会与旅共同开设供销部门,作
人们常说的代销点(店)是什么样的存在,作为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如何产生、发展、消亡的,留下了什么问题等。
解放初期,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购买力不断提高,基层供销社该网点不适合农民的供销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58年初,在县协会的指导下,基层协会与旅共同开设供销部门,作为国家委托旅的业务。

大队供销部的成立方式是:人员由大队选拔,房屋由大队准备。基层供销合作社分配给必要的生活必需品作为铺垫资金,配备测量和衡量等商业用具。付款实行付款补充制度,人员劳动报酬按购销额2.5%-3%计算。供销部实行商业政策、商品库存和计划统计制度队部和基层供销合作社双重领导。商业活动主要由供销合作社指导。
1961年,国家恢复供销合作社制度后,将大队供销部更名为采购代销店,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经营状况。1977年以后,各公社和基层合作社整顿了代销赊销商品、挪用资金、账外经营、贪污私分等问题,更换了一批不称职的双代成员。
加强双代店管理,促进其正常经营,供销社调整了双代店的管理政策。一是与旅管委会签订合同,社会和团队共同加强对双代店的管理;二是双代店的经营费用由旅控制;第三,双代店人员的报酬由旅协调解决;第四,双代店的增加、撤销和合并应经县社会同意。

1981年左右,为加强双代店管理,基层社配备双代专职工作,县联社每月召开例会,年终评估表彰与基层社进行。
改革开放初期,基层供销合作社对自己的店铺进行了承包经营,并对双代店采取了相应的承包经营措施,即按占用资金的1.5%-2%提交经营利润,并对其经营费用、损失和人员工资负责。
后来,在经营过程中,一些双代店因各种原因关闭,大多数双代店转为个体经营,与基层社会经营关系。原因有:一是基层社会经营形势下降,渠道丧失,不能满足双代店经营需求;二是农村市场自由化,使双代店和其他个人经济一样,能够获得足够的供应;第三,双代店没有基层社会的指导,与基层社会没有人员和资产的隶属关系。

双代店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由其历史条件决定的,有其贡献的一面,但留下的问题却发人深省:一是一些双代店占用了基层社会的资金,变成了泡沫;二是双代店员工的身份和待遇长期未得到解决;第三,整个农村供销渠道已经耗尽,特别是农产品和废料的购销渠道再也无法恢复。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zy666.com/1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