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把一些国家比作“谢尔克汉”和“太巴奇”。什么是梗?

来源:人民日报国际014月21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莫斯科发表了他的第17次年度国情咨文。与以往专注于内政不同,普京以罕见的严厉口吻批评了一些对俄不友好的国家:"…俄罗斯无缘无故被一些国家盯上了。正如吉卜林所描述的,这些国家就像希尔汗周围的一群塔巴兹人,他们响应嚎叫,关注他们的主人。”希尔汗是谁?

来源:人民日报国际

01

4月21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莫斯科发表了他的第17次年度国情咨文。与以往专注于内政不同,普京以罕见的严厉口吻批评了一些对俄不友好的国家:

"…俄罗斯无缘无故被一些国家盯上了。正如吉卜林所描述的,这些国家就像希尔汗周围的一群塔巴兹人,他们响应嚎叫,关注他们的主人。”

希尔汗是谁?塔巴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普京会在如此正式的场合,在国情咨文中提及,并做出如此辛辣的讽刺?

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把一些国家比作“谢尔克汉”和“太巴奇”。什么是梗?

4月21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发表了年度国情咨文。新华社

02

介绍一下吉卜林,普京在演讲中称他为“伟大的作家”。

英国作家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出生于孟买。1907年,不到42岁的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仍然是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作家。然而,由于其文学作品中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印度元素”,他经常被批评为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因此在人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审视中,他也很容易被忽略。

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把一些国家比作“谢尔克汉”和“太巴奇”。什么是梗?

吉卜林的肖像。网络图片

但这并不影响他作品的影响力。他的短篇小说《丛林之书》老虎!老虎!”,以及小说《金》等。,已经经久不衰了。

在世界上众多的书迷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了,他曾多次公开表示自己从小就喜爱吉卜林的作品。

希尔汗和塔巴齐是吉卜林于1896年创作并出版的小说集《丛林之书》中的两个动物形象(迪士尼动画《丛林之书》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这是一部有影响的文学作品,由七部动物小说组成。通过对动物形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思考。小说的核心元素是弱肉强食。

对了,因为丛林之书有很多中文版,所以动物形象名称也有各种版本。在翻译普京国情咨文的内容时,也有人把希尔汗翻译成“哈尔汗”,把“泰巴兹”翻译成“塔巴奇”,这是一回事。这里作者采用的名字音译来自天津出版社段野译。

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把一些国家比作“谢尔克汉”和“太巴奇”。什么是梗?

《丛林之书》有很多中文翻译和改编。这是中文译本之一。

小说中虎丘汗是反派,虎狼拓跋扈是宠臣。书的开头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这就是胡狼,叫左太巴奇,是个清道夫,全印度的狼都瞧不起他,因为他老是到处挑东西,散布谎言,在村里的垃圾堆里捡破布烂皮。他们也怕他,因为在整个丛林里,最容易发疯的就是这个塔巴子,然后他就肆无忌惮,见到谁就咬谁。即使是老虎,在撞上疯狂的塔巴基时也要避免躲藏,因为如果它疯了,那就是野兽最大的耻辱。我们称这种疯狂为狂犬病,他们称之为迪瓦尼——意为“疯狂”——但他们因为“疯狂”而逃跑。”

用这个比喻相当讽刺。

03

现在我们知道了车辆,谁是本体?

有必要梳理一下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

近年来,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并没有变好。特朗普出拳结束,换下拜登。口水战、制裁层出不穷。受美国影响,欧盟越来越不受俄罗斯欢迎。然而,走在前列的不是过去的法国和德国,而是捷克、波兰等中东欧国家。

就拿最近的“外交驱逐战”来说。美国4月15日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并驱逐10名外交官后,波兰和捷克随即以“危害国家安全”为名分别驱逐了3名和18名俄罗斯外交官。俄罗斯的回应毫不含糊。套用中泽友秀直树的话,叫做“以牙还牙,加倍回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分别驱逐5名波兰外交官和20名捷克外交官。对于跳得更高的捷克,俄罗斯增加了一项处理措施:捷克外交官被限制在24小时内离境,这是捷克此前要求俄罗斯外交官离境时间的两倍。

捷克直接被忽悠了:对等原则呢?外交官被驱逐后,捷克驻俄大使馆只有5名外事工作人员,除领事部外的所有工作都陷入瘫痪。正因如此,捷克外长雅各布·库尔哈内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被驱逐的捷克外交官必须返回莫斯科,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冷静回应:我建议你把这一举动留给北约内部使用,俄罗斯绝不会容忍这种口气。

于是,外交战再次升级:库尔哈内克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捷克准备再驱逐70名俄罗斯使馆工作人员,使两国使馆人数持平,而俄罗斯外交部则表示将做出回应。至于捷克最初驱逐外交部的理由是“俄罗斯情报部门与2014年捷克军火库爆炸有关”,俄罗斯外交部表示,捷克方面至今没有拿出任何证据。

至此,普京话语中的本体已经水落石出:谢尔克汗是主要的反俄国家,泰巴兹是一步步走向反俄政策的国家。

04

而这场“年度外交战”中的“双回”也可以印证普京国情咨文中的另一段话:

“我们真的不想过河拆桥。但如果有人把我们的善意视为冷漠或软弱,打算自己摧毁这些桥梁,他应该知道,俄罗斯的回应将是不对称的、迅速的和严厉的。”

正如普京所言,受疫情影响,俄罗斯经济复苏有限,国内部分对经济社会状况不满的民众在国内外势力的影响下不断走上街头抗议,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乌克兰东部局势、人权等问题上外交压力巨大,因此俄罗斯绝不能退缩,否则将无路可走。

话题本该到此为止,但作者还有一个猜想:普京为什么要引用吉卜林的作品?众所周知,丛林书中很多地方都描述了残酷的“弱肉强食”。人类社会绝不应该采取“丛林法则”,但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委内瑞拉已经完成或企图完成的政变。这些违背人类社会政治规则的活动不就是“丛林法则”的体现吗?

普京在国情咨文中也有一段话:“我希望没有人想在与俄罗斯有关的问题上越过‘红线’,我们将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自己确定红线在哪里。”或许,普京的“红线”是:不要采取“丛林法则”,否则我会“加倍奖励”。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FX95174193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82568432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zy666.com/13867.html